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,其核心要素是科技创新,对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有关键作用。永利官网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、纳米科学技术学院始终坚持“四个面向”,瞄准世界纳米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开展有组织的集中攻关,以纳米科技创新为核心,助推新材料、新能源、生物医药等战略新兴产业发展。
新材料领域
廖良生教授、王亚坤副教授利用新型钙钛矿量子点,成功制备了兼具高发光效率、高亮度、高稳定性的量子点发光器件。团队所制备的钙钛矿量子点发光器件,在亮度为1000 nit的工作条件下保持超过20%的外量子效率,且工作寿命相对提高超百倍,为同类器件的最高值。该项工作于2024年5月8日在《自然》(Nature)线上发表。
论文网址: https://www.nature.com/articles/s41586-024-07363-7
李有勇教授、纪玉金副教授与陈勇教授团队合作,共同实现了亚稳态五边形二维材料PdTe2的理论模拟与实验合成,共同论证了衬底对称性在外延过程中发挥的关键作用。该项工作推动了五边形二维材料研究领域的发展。相关成果于2024年8月27日在《自然-材料》(Nature Materials)线上发表。
论文网址:https://www.nature.com/articles/s41563-024-01987-w
新能源领域
张晓宏教授、彭军教授与Mohammad Khaja Nazeeruddin教授等团队合作,制备出了取向生长、结晶优良的高质量钙钛矿薄膜,在孔径面积约为27.22 cm2的钙钛矿电池组件上实现了22.97%的稳态效率,刷新了钙钛矿组件稳态效率的世界纪录(国家光伏产业计量测试中心,NPVM认证)。相关成果于2024年3月4日在《自然》(Nature)线上发表。
论文网址:https://www.nature.com/articles/s41586-024-07228-z
张晓宏教授与永利官网能源学院刘江教授、徐希翔博士等团队合作,提出了一种双层交错接触钝化策略,充分利用超薄LiF层离散分布特性,额外沉积双铵双碘分子,可同时完成界面场钝化和化学钝化,该策略可进一步抑制非辐射复合并保持高效的电子提取特性,最终实现了33.9%认证转换效率纪录的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,首次突破了单结半导体光伏材料的肖克利-奎伊瑟(S-Q)理论极限。相关成果于2024年9月5日在《自然》(Nature)线上发表。
论文网址:https://www.nature.com/articles/s41586-024-07997-7
张晓宏教授、何乐教授与Geoffrey A. Ozin教授团队合作,共同开发了一种掺杂半导体(LaMn1-xCuxO3)催化剂,这种催化剂在光催化非氧化反应中具有卓越性能,能够高选择性地将乙烷转化为乙烯,为传统的基于化石燃料的乙烯生产路线提供经济可行、节能、低碳的替代方案。相关成果于2024年6月6日在《自然-能源》(Nature Energy)线上发表。
论文网址:https://www.nature.com/articles/s41560-024-01541-7
袁建宇教授、马万里教授设计并制备了高性能的钙钛矿量子点导电墨水,实现了一步法沉积高质量量子点薄膜,简化了量子点薄膜加工工艺,制备的薄膜展现出更高的电导率、更低的缺陷态密度,更有序的取向及均一的能量分布。合成的量子点导电墨水可应用于大面积光电器件快速的刮涂制备,并取得了16.61%的量子点光伏效率记录,为新型高效光伏及其他光电器件的设计制备提供了新的实验路径。相关成果于2024年8月13日在《自然-能源》(Nature Energy)线上发表。
论文网址:https://www.nature.com/articles/s41560-024-01608-5
生物医药领域
刘庄教授、彭睿教授与赵永祥教授团队合作,开发了一种新型肿瘤治疗策略,制备了一种特殊的溶瘤矿化细菌。该细菌生物安全性高,在小鼠乳腺癌、结肠癌、黑色素瘤、胰腺癌以及兔肝癌等肿瘤模型中均表现出显著疗效,能够有效激活多条先天性免疫通路,调控肿瘤微环境,促进免疫细胞浸润并诱导肿瘤特异性免疫反应和远隔抗肿瘤效应。相关成果于2024年3月21日在《自然-生物医学工程》(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)线上发表。
论文网址:https://www.nature.com/articles/s41551-024-01191-w
汪超教授、刘庄教授研究发现,口服大蒜衍生的纳米颗粒(GNPs)可以通过诱导肠道中产生干扰素-γ的内源性γδ T细胞,使其迁移至肿瘤重塑肿瘤免疫微环境,从而增强肿瘤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对实体肿瘤的治疗效果,为基于γδ T细胞的免疫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。该项工作于2024年7月25日在《自然-纳米技术》(Nature Nanotechnology)线上发表。
论文网址:https://www.nature.com/articles/s41565-024-01722-1
据统计,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自成立以来,已累计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450项,牵头承担多个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,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项目、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等。截至目前,研究院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受理期内已获批基金项目42项(全校338项),创立项数历史新高,其中李彦光教授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。
2024年,纳米科学技术学院获批交叉学科“纳米科学与工程”博士学位授权点(国务院学位办已公示);由学院主导建设的永利集团3044官网欢迎您“材料科学与工程”已连续两轮入选国家“双一流”建设学科;以学院为核心组建的“苏州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”获批教育部“2011计划”首批14家协同创新中心之一;研究院还获批了包括国家“111计划”、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、江苏省重点实验室等在内的10余个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平台。
研究院累计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1200余篇,其中在《自然》(Nature)、《科学》(Science)上发表论文7篇,280篇论文入选高被引论文。相关成果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项,省部级科技一等奖6项、二等奖11项;获授权专利419项,76项专利实现技术成果转化,1项获得华为火花奖;同时,设计制造了我国首条OLED蒸镀生产线,突破了真空蒸镀机被“卡脖子”的困境。孵化高新技术企业8家,累计获社会融资逾6亿元,多项原创科研成果进入产业落地阶段。
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。站在新起点,研究院及学院将继续努力,以科研为抓手,勇立潮头,集聚和运用创新资源,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、颠覆性科技创新,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,不断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。